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总体方针,落实大力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的要求,积极响应学院学科建设质量提升年的活动号召,深挖东北地域文化,搭建设计学科发展的新平台,由吉林艺术学院主办的“感悟艺术与科技魅力,拥抱数字艺术未来——学科建设质量提升年之数字艺术双研展”活动,于4月26日在吉林艺术学院造型校区成功举办。

数字艺术双研展是吉林艺术学院学科建设质量提升年重要艺术展览活动之一,活动以“数字·自然”为主题,搭建了数字媒体艺术发展的重要交流平台,引导高校师生把创意设计与自然之美及地域文化有机结合,为学院学科建设添砖加瓦,点亮数字自然之美。
晚上7时,数字艺术双研展开幕式活动盛大举行,本次展览活动受到学院领导、各级相关部门、省内外高等院校、行业协会、数字媒体学界专家的广泛关注,出席此次活动的嘉宾有:
教育部高等学校动画、数字媒体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党委书记黄心渊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动画、数字媒体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印刷学院新媒体学院副院长严晨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动画、数字媒体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西安美术学院影视动画系、博士生导师黄向东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动画、数字媒体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鲁迅美术学院传媒动画学院原院长、博士生导师王亦飞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动画、数字媒体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浙江传媒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康修机教授。吉林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苏威,吉林艺术学院副院长郑艺,吉林艺术学院副院长邹毅,以及来自省内外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相关单位代表出席此次活动。

【开幕致辞】
苏威院长表示,本次活动在吉林艺术学院举办意义重大,活动的开展搭建了学科建设提升的重要交流平台,引导高校师生着力发展数字艺术、媒介发展、自然美学建设工作,多年来吉林艺术学院追求探索数字技术前沿,更新教育理念,与艺术共舞,与科技共生,学院更是努力争做教育变革的先锋,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坚持发挥学院办学特色,联动地域经济与文化建设,以科技创新推动教育创新。今后,学院将持续依托学科专业优势开展数字艺术赋能,为全面推进吉林省地域文化建设以及学科专业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嘉宾致辞】
黄心渊教授表示,在当下的网络与智能媒体时代,数字媒体艺术、动画不断博采传统艺术、数字科技以及传媒等众多行业领域之长,以新的视角,动态地吸纳与整合了社会文化、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之中的要素,展现出了一种全方位开放的胸襟与姿态,呈现出典型的交叉学科特征,展现出集成创新、多点突破、交叉融合的发展态势。数字媒体艺术突破了艺术的传统范畴,其艺术语言、艺术特征、创作模式、传播渠道以及欣赏方式都打上了鲜明的科技烙印。
本次活动,作品展现了东北地域文化滋养下数字媒体艺术作品的动人魅力,作品中蕴含着创作者们的智慧、才华和心血,给所有观展活动的人们带来一场感观与心灵的盛宴。

(吉林艺术学院副院长郑艺主持开幕仪式)




【学术探讨会】
27日上午9时,在造型校区2楼报告厅举办《人工智能背景下艺术院校学科建设质量提升研讨会》,研讨会由吉林艺术学院新媒体学院院长梁岩教授主持。

(梁岩院长现场主持)
5位专家学者展开主旨演讲,分享艺术院校学科建设发展数字赋能的新模式、新路径。

教育部高等学校动画、数字媒体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党委书记黄心渊教授
《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数字艺术人才》
黄心渊教授从《数字·自然》展览开始谈起,通过探讨数字与艺术之间的表达关系,洞悉数字智能时代下人才培养的轨迹与路径,在黄心渊教授的演讲中我们更加清晰地掌握了人与自然、人与人工智能、人和技术之间的关系与发展过程,时间线索上来说,黄心渊教授将跨越半个世纪的专业建设发展史向参与此次研讨会的嘉宾、老师及同学们娓娓道来。

教育部高等学校动画、数字媒体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印刷学院新媒体学院副院长严晨教授
《AIGC时代下数字艺术教育与学科建设的反思》
严晨教授从人工智能背景下数字艺术教育的思考谈起,以一个个生动的短片向所有的老师同学们介绍了从数据、企业人力分布、艺术作品呈现等视角发展中的数字艺术教育,同时讲述了人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区别,通过人情感上的多层次多角度剖析了数字艺术和媒体艺术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教育部高等学校动画、数字媒体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西安美术学院影视动画系、博士生导师黄向东教授
《从传统工具到智能工具 泛谈AIGC与数字艺术教育》
黄向东教授从科技创新与人文关怀、技术伦理、AI伦理、生理素养及人文关怀应将艺术创作过程中放在首位进行演讲与论述,他强调要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对人工智能背景下艺术院校学生应如何肩负时代使命给予了全力的建议。

教育部高等学校动画、数字媒体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鲁迅美术学院传媒动画学院原院长、博士生导师王亦飞教授
《艺术与科技融合新路径动漫艺术创新力》
王亦飞教授从艺术与科技领域中的创作实例开始说起,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仪式上的艺术与科技作品,到如今的沉浸式、交互式体验艺术作品呈现,在王亦飞教授的讲述中我们看到了基于学院培养下学生艺术创作上质的飞跃,在更多作品中融入中国元素,以及中国元素与世界视角的融合。

教育部高等学校动画、数字媒体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浙江传媒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康修机教授
《虚拟数字人在网络视听领域中的应用及伦理》
康修机教授从我们未来可能面对的数字人,包括数字人技术会带来的社会性问题,如人性问法以及未来版权等等方面的问题,需要我们冷静思考。
学院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发展工作,本次学科建设质量提升年系列活动,无论是数字双研展还是学术研讨会,都呈现了吉林艺术学院新媒体学院努力提升学科建设的成果,在教学和科研中注重运用新型技术,从早期的3D技术,到MAPPING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大数据技术、数字可视化交互技术,再到人工智能技术等。在探索新技术的过程中,更注重人文精神,及时跟踪国际前沿创作理念,关注生态艺术、生命艺术等热门领域,探寻艺术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为中国艺术文化的多样性和创新性贡献力量。
在学科建设新征程上的吉艺人使命在肩,吉艺人将一如既往,全力以赴,希望通过这次系列活动,以数字艺术展览及研讨会作为切入点,彰显高校的社会责任担当,充分发挥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优势,坚持立足时代、扎根人民、深入学科建设研究,继续积极推动艺术学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的发展,为我国乃至世界艺术学理论的高水平、现代化前景注入独特的吉艺色彩、吉艺智慧、吉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