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

当前位置   |   首页   .   教学工作   .   展览信息   .   正文
新媒体学院2023届毕业优秀作品展
2023-06-12
编辑:   |   文件来源:新媒体学院


山河湖泊,四海潮生。

每一寸生动,都是我为吉艺泛起的波澜。

我们一起走过星河,踏过瀑布,踩过无数个关于时光的脚印。

我和吉艺的故事在山河湖海间,交织在灵动的数字星空中。2023年5月22日,新媒体学院2023届本科及研究生毕业作品展在吉林艺术学院造型校区幻动启幕。

通过展映,新媒体学院将艺术创作从院校展厅拓展到城市影院,全语境向师生、家长、大众汇报学院教学成果,增强吉艺知名度及专业影响力。



山林宇宙,共契往之;凛冬散尽,星河长明。

毕业作品展汇集了新媒体学院数字影像、数字空间、数字交互、数字娱乐、数字动画、媒体应用策划6个本科专业方向和数字影像艺术、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娱乐艺术3个硕士研究方向的毕业设计作品。




数字空间/数字交互方向


同学们以数字中国建设为背景,东北地域文化推广为舞台,运用数字艺术与媒体科技融合的专业优势,通过沉浸式空间搭建、创新性交互体验营造、多类型影音内容输出,全方位展示了同学们的创作理念、数字呈现、社会思考以及艺术探索。


作品名称:《节气时空》

作者:王仔、胡贺天、于宗奇、张歆韵、苏欣、崔一鸣

指导教师:傅皓玥、沈一帆

作品简介:作品将中国节气结合当代科技创作出一件有趣的互动艺术作品。

作品名称:《纹》

作者:陈钰琪、王复、李博然、邢斯奕

指导教师:傅皓玥、沈一帆

作品简介:作品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纹样,以云锦、窗花和汉字线条为基础,用数字技术实现抽象的线条组合,创造新视觉体验。

作品名称:《生》

作者:刁鹏、宋启明

指导教师:周同尧、傅皓玥

作品简介:作品通过观众与作品互动,引发对环境和社会的思考,对共同的美好未来的期许。

作品名称:《万物皆我》

作者:邱炳皓、张睿智、焦沐晗、王复、张

指导教师:傅皓玥、沈一帆

作品简介:作品使用字体矢量路径节点组合成一个“我”,应用传感器形成人形与色彩的交互,反映出人与自然物质世界之间的深刻联系。

作品名称:《动态视觉设计》

作者:齐纪文、何艺璇、张政、苏欣

指导教师:傅皓玥、沈一帆

作品简介:我们从带“刺”的孩子,一点一滴学习、实践,把最初执拗的“尖刺”,“磨炼”成人生之路的“锋芒”,愿未来的我们能不忘初心,绽放光芒。

作品名称:《数字植物企划》

作者:刘芷男、刘嫒佳、毕钰

指导教师:颜成宇、秦旭剑、彭智尧、李健、战怡凯、岳小颖、李楚瑶

作品简介:在现代技术的基础上,通过编程语言处理情绪,将情感数字化,可以将植物变成为一种低投入成本的电子宠物。

作品名称:《虚拟食物自助机》                      

作者:张馨元、魏夕雯、白耀日        

指导教师:颜成宇、岳小颖

作品简介:作品假设食物“灭绝”的世界,出现贩卖虚拟食物的机器,参与者在体验中思考对食物的态度,反思食物浪费。

作品名称:《X视觉实验》

作者:郑荣鹏、王安琦、杨皓玥

指导教师:颜成宇、秦旭剑、彭智尧、李健、王镝、战怡凯、岳小颖、李楚瑶

影像指导:马映彤、吴昊;交互指导:李特

作品简介:“X视觉实验”体验者触摸植物时影像实时变化,软盘抽插时合成电子乐实时变化,以此记录人类向智能时代过渡的时间节点。


作品名称:《HELLO HUMAN》

作者:孔安琪、黄俏静、李天然

指导老师:颜成宇、秦旭剑、李健、王镝、战怡凯、岳小颖、李楚瑶

作品简介:探索人工智能与人类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将两者优势相结合,引发了人们对于人工智能和人类未来的深思。


媒体应用策划/数字娱乐方向


作品围绕“黑土保护、地域文旅、东北振兴、非遗传承、传统文化推广、人工智能应用、元宇宙造物”等主题展开。同学以敏锐艺术感知和深刻意义挖掘,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凸显正能量的弘扬和传播形式的创新,展示了数字场景应用的前瞻性和故事讲述的原创力。体现时代气息、汇聚思维的活跃与多元。

作品名称:《第193人》

作者:曹国安、徐湛晰、燕明政、高郡、周璐、季柏

指导教师:肖洋

作品简介:吉林拥有192种黑土,每年产量足够养活1.1亿人,我们是黑土地的孩子,都可以成为保护黑土的第193人。

作品名称:《谷物的诉说》

作者:孙慧鑫、牟亚奇、金路璐、尹波、冯婉莹  

指导教师:林琳、刘师如

作品简介:作品以谷物为讲述视角,传播抗联故事和精神的有声媒体。

作品名称:微综艺《吉食已到》

作者:关棋月、刘航岐、杨雅琪、李雨衡、苏会然、杨添棋

指导教师:李俭

作品简介:以微综艺的形式讲述在黑土地上的粮食作物和农副产品美食故事


作品名称:《毛球勇士》

作者:袁珍珍、李明宇、谷英瑞、刘博

指导教师:崔恩畅

作品简介:作品以解谜游戏的方式讲述一人一狗的冒险之旅,体现爱的治愈力量。

 

作品名称:《云上信使》

作者:黄云红、陈科举、符国通

指导教师:杜秋实

作品简介:游戏以书信为载体,通过视错觉拼图,光影解谜等玩法,让玩家能够沉浸于书写的仪式,在沟通中寄托深刻情感,珍惜彼此之间的情愫。


数字影像/数字动画方向


新媒体学院持续委托第三方机构统计就业情况,显示毕业生呈现就业区域广泛化、去向多元化、形势多样化特点。用人单位评价跨领域创新能力突出、善于独立思考,尤其对学生持续学习能力与知识迁移能力表示赞赏。基于专业特色,较高比例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创作出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多类型艺术作品,呈现出专业发展活力。

数字影像方向作品合集


作品名称:《理想不离乡》

作者:李思羽、李林、徐海

指导教师:王佩

作品简介:作品运用平淡朴素的叙事手法,还原真实氛围,表达告别远方回到家乡,理想离乡的主题。

作品题目:《归途》

作者:张雨晨、孙艺峰、栾晴、赵卓文

指导教师:李振寰

作品简介:作品讲述小林辍学照顾爷爷,在老师帮助下仍没考上大学,决然不辞而别。多年后小林读到老师的信件时,愧疚而感动,却发现老师已离开村庄。

作品名称:《玫瑰的名字》

作者:沈俊轩、崔慧宁、张馨予

指导教师:刘兵

作品简介:作品以超现实主义作为视觉元素和符号,利用灯光和投影营造出不同角色的梦境。

数字动画方向作品合集

作品名称:《月海》作者:董泽指导教师:赵爽作品简介:“月星浮沉,海珠凝玦散暗尘”讲述黑暗的大海中,珍珠精灵唤醒沉睡的月神并守护月海的故事,我们成长之路亦应保持本心,才能不被淹没。


研究生作品


新媒体学院不忘为党育人的初心,坚持为国育才的立场,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牢记“博学、求真、至善、尽美”的校训,立足吉林发展、服务东北振兴、辐射全国战略,培养数字中国建设急需的复合应用型艺术人才。

研究生作品混剪

作品名称:《YOUTH+COMMUNITY》

作者:马映彤

指导教师:颜成宇

作品简介:可降解艺术材料的诞生是由于人们关注和创造一种有机来源的材料,具有可溶性 ,100%可降解。

作品名称:《寥远》

作者:包雪杨

指导教师:王晓明

作品简介:研究生丁译正在筹备毕业影展,导师、助教及模特对丁译即将前往南方知名图像机构就业,提出了一些建议。展览现场,老师送给丁译一瓶带有家乡气息的黑土……知恩图报的丁译留在了家乡,他的前方更加宏廓。


回首四年,辉煌依旧。向前瞭望,梦想启航。镜头里,是最初的笑靥,是人间枝头,各自乘凉的青衿之志。开往未来的列车各有航向,共同拼搏的日子闪闪发光,吉艺与你之间的故事,永远都是未完待续。

愿2023届毕业生们,鹏程万里,扶摇直上。乘风破浪,一路繁花!


版权所有 © : 吉林艺术学院 | 新媒体学院